上海日报

【前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心脏供体年龄对移植效果影响的机制


  • 时间:2024-05-07 04:08:34
  • 浏览:127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不仅仅是一本有着30年历史的学术杂志,更像是一个标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进展的符号,一个让医者捕捉更多心血管专业信息的平台。

2024年底,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批心脏移植资质,目前已成功完成8例儿童和1例成人心脏移植。但是,制约心脏移植的主要问题是心脏供体不足,导致许多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等不及供体就已死亡。已有研究表明,使用大于40岁的心脏供体会导致移植后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其潜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如果严格限制心脏供体的年龄又会进一步加重目前心脏供体短缺的窘境。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在国际医学综合性权威期刊临床研究杂志( of ;IF=15.9)以封面文章发表了题为“ - and in an aged (高龄供体心脏中的表达下降削弱了介导的铁死亡防御,进而减弱了移植过程中低温的心肌保护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高龄供体心脏移植效果不良的背后原因。

【前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心脏供体年龄对移植效果影响的机制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模拟了临床上从获取供体心脏到低温保存乃至最后移植的全过程,发现高龄大鼠的供体心脏相较于年轻大鼠供体心脏在移植后出现显著的心功能下降和铁死亡水平的升高。为了进一步探讨高龄供体心脏移植效果不良的机制,研究人员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发现,高龄供体心脏中的冷诱导RNA结合蛋白()的降低是导致移植后心功能障碍和铁死亡增加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心脏移植中低温会诱导结合下游靶点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mRNA并促进其翻译,进而增强辅酶Q10的还原以对抗移植过程中的铁死亡,从而发挥低温的心肌保护作用。在高龄供体心脏中的表达丰度降低造成移植过程中低温的心肌保护效果被削弱,从而使得其在移植过程中的铁死亡增加和移植后的心功能下降。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在心肌保护液中添加激动剂增加的表达,可改善高龄供体心脏移植后的心脏功能。

本研究阐明了高龄供体心脏移植效果欠佳的原因,强调了供体心脏中在心脏移植的低温心肌保护作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此项研究对于改善高龄供体心脏移植效果和扩大供体心脏的年龄选择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s

作者信息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张浩教授和刘一为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朱奕帆博士、姜晨煜博士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何牮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创新研究团队的资助。

全文链接: